当前位置: 首页 > 厦门资讯网 >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清澈的爱 水润海沧只此“清”绿 内容页

厦门第二个“河湖长日”|清澈的爱 水润海沧只此“清”绿

2023-04-04厦门资讯网


◆新阳主排洪渠宛如一匹绿色锦缎


▲过芸溪岸绿水美

  台海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 通讯员 伍岳树)走进海沧过芸溪、溪头水库、新阳主排洪渠、海沧湖等河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在厦门市主要河流生态健康指数评价和幸福指数评价中,过芸溪高居第二位。海沧湖水环境稳步提升,全区水库水质全部达标,同比提高23.1%。小微水体治理工作圆满收官,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池塘”评选。

  在这番治水成效的背后,是海沧区对“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不懈追求和执着坚守。近年来,海沧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立足海沧实际,持续创新融合,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河湖长制从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理。 

健康新闻网

1高位部署压实责任

常态化推进“河湖长治”

  天竺山风景区内,一湾皓月湖风景如画,温柔恬静。特别是皓月当空,黛青的远山、透绿的湖水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环湖4.3公里的木栈道是景区最受市民游客欢迎的健步观光栈道之一。

  皓月湖,也叫溪头水库,是天竺山景区面积最大的湖,面积约24公顷,蓄水量约300万立方米,为II类水质。湖水常年保持透绿清澈,水质达到水功能区的保护标准。正是“三分治七分养”的治水理念,为溪头水库建立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据悉,常年来,溪头水库管理人员每日对水库的三大构筑物进行巡查,每月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每两个月对大坝进行一次集中除草和防治白蚁工作,确保大坝运行安全和沿岸景观效果。这份对“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不懈追求和执着坚守,是海沧区持续深入推动河湖长制从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理的生动写照。

河南省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市、区领导带头巡河,主管部门一线指导,各级河长培训提升,严格落实河长履职规范,督促各街道河道专管员加强日常巡查,强化联合执法……海沧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全面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持续改善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提升河湖系统化、信息化、精细化管护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河长办积极响应“持续打造福建幸福河”和建设“一河一网一平台”工作部署,启动海沧区智慧水利项目建设,投资330万元,搭建智慧水利平台,融合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等要素,形成“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呈现全区70余个主要涉水点位实时信息,持续提升辖区治水综合能力,力争实现“一屏看水”“一屏管水”目标。

2人工治理生态修复 精心提升河湖品质

  水体清澈、河道宽阔、堤岸整齐,过芸溪流域与湛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大美过芸溪”的长卷。

  位于过芸溪中下游的三江口温泉湿地公园,如今已成为厦门的网红景点,一到周末,游人如织。“现在,三江口一带环境确实大不一样了。通过改造,这河里的水变得又清又亮,岸边也打造成了一个小公园。我们住在这里,跟住在景区一样。”当地居民陈老伯感叹道。“在水美岸绿景美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升了温泉眼周边景观及附属设施的提升改造,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三江口温泉湿地公园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在过芸溪三江口温泉湿地公园增设生态休憩廊架、休憩座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照明、监控及绿化提升等配套设施,打造有温度的“湿地公园新空间”,不断提升过芸溪品质。

武汉新闻网

  去年,海沧区启动天竺湖生态补水和过芸溪水环境提升工程,完成过芸溪莲花段、汤岸支渠清淤工程,洪塘水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福厦高铁海沧段防洪补救工程,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辖区水环境,将水生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统一,达到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三位一体”的要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3小微水体整治完美收官 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宛如明镜般的莲塘别墅池塘,清晰映照出蓝天白云。绿树船影和岸边的鲜花,也因此显得分外鲜艳动人。这幅美好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写生。“我们都喜欢来这里玩,更喜欢来这里写生,细细描绘她的美。”在附近上学的孩子们,是这里的常客。池塘在他们的画笔下,更加千姿百态,美丽多变。 汽车新闻网

  莲塘别墅最早名为“莲花洲”,素有“美丽冠绝八闽”之美誉。此前,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池塘水变脏,每到夏季怪味难闻,居民都绕道而行。

  乡村环境好不好,百姓生活美不美,常常体现在村民房前屋后的那一泓碧水之中。莲塘别墅池塘的华丽蜕变,是海沧区将治水管水的“利剑”转向小微水体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沧区将水环境提升的触角延伸至农村基础最末端,总结并运用“控源截污、抽水清淤、生态补水、循环蓄水、生物净化、活水曝气、水生浮岛”等治理模式,通过对村民家门口的池塘、沟渠等小微水体进行疏通整治,打通水体管护的“最后一公里”。去年,海沧区共完成正本清源改造55.6平方公里,完成全区72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明显,小微水体治理工作圆满收官。 阜阳经济网

  如今,海沧的赤土社池塘、开台公园池塘、莲塘别墅池塘、湖头池塘、和尚河池、过坂池塘、西山池塘、洪塘公园池塘、茂林池塘、龙舟池等都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为群众提供亲水的休憩场所,为城乡品质提升工作带来源源水动力,逐步构建起“一村一河一品一景”的新格局。去年底,海沧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池塘”评选,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级网媒和省、市主要媒体报道。一个个小微水体逐渐清澈见底,一座座水利设施安全运行,为群众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4共治共享水美环境 营造节水爱水护水良好氛围

  晴朗碧空下,新阳主排洪渠宛如一匹绿色的锦缎,缓缓从新阳人家门前流过。水体清洁见鱼,白鹭栖息于此,沿岸郁郁葱葱。如今,岸边还多了一道动人的风景线——每天早晚,一批广场舞爱好者汇集于此,潺潺的水流映衬着人们律动的舞姿。远看,宛若在画中起舞。“原本我们都在悦实广场上跳舞,后来发现这里的空气更清新,在这里跳舞,心情莫名的舒畅,身体也更加舒展了。现在,大家都聚在这跳舞,这一带越来越热闹了。”每天早晚准时来“打卡”的杨丽燕说,新阳主排洪渠从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变为新阳人休闲的“地标”,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水环境提升带来的幸福感,这份“绿水福利”,也让大家深知护水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和爱护水资源了。 吕梁环保网

  水环境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共同担当,才能共建美丽家园。为了进一步营造全民爱水、治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海沧区搭建河湖共管共治平台,充分调动15名人大代表河长、16名政协委员河长以及企业河长、市民河长、党员河长、河段长等民间组织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河湖巡查监督工作中来,为河湖长制工作建言献策。开展“大手拉小手,共护家乡水”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及主题手抄报征集评比活动,组建“河小禹”队伍,通过一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让爱水护水理念扎根校园,扩大河湖长制工作影响力。